全國首個血管通路卓越中心開啟 多方攜手推動行業發展
導言:2020年12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市抗癌協會與BD(中國)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依托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作為示范中心和培訓基地建設上海首個血管通路卓越中心項目,助力血管通路領域人才培養及醫療質量提升。
12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市抗癌協會與BD(中國)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依托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作為示范中心和培訓基地建設上海首個血管通路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COE)項目,助力血管通路領域人才培養及醫療質量提升。
血管通路涉及多學科臨床應用,可改善臨床療效及患者生活品質。故近年來,國內多家醫院已開設“血管通路護理門診”,然而由于血管通路專科概念尚新,其專業度較之過去的護理更高,對操作人員知識儲備、實操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硬件軟件的配備和人才儲備都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臨床醫護需求。
為進一步加速學科發展,更好的服務患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市抗癌協會和BD(中國)三方攜手構建血管通路卓越中心,選擇應用最為廣泛的腫瘤領域,以打造示范性培訓教育中心及學術交流中心為目標,引入國際先進培訓課程、管理理念,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以“理論+實踐”的方式助力血管通路人才培養及醫療質量提升,為接受輸液治療的患者尤其是腫瘤患者帶去更為舒適安全的血管通路服務品質。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吳炅教授表示:”當前,血管通路水平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就醫體驗及滿意度,也是創建國家腫瘤醫學中心的重要抓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呼吁多方同道加大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支持。相信血管通路卓越中心的建立可以推動專科門診精細化發展,同時增強護理團隊臨床研究能力的拓展,積極探索專科前沿,傳播先進理念,為中國血管通路專科發展做出貢獻。”
自2005年設立血管通路護理門診以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已發展為國內該領域標桿,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專科門診,配備護士24名,累計完成PICC置管7萬余例,PICC維護90萬人次,PORT護理3萬余例,成為上海市護理學會首批PICC專業護士培訓基地,每年接待國內各地實訓及進修人員。近年來醫院血管通路護理團隊自主開發血管通路護理信息管理軟件,涵蓋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維護、拔管以及并發癥的處理等所有信息,為中心靜脈導管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提供了直觀、細致且全面的數據。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管通路卓越中心將推出美國權威的RNCE認證培訓等血管通路領域高階課程,針對不同級別的學員提供全系列的理論及實操培訓課程,并依托自身的資源,向上海地區乃至全國分享與國際接軌的、更為全面的血管通路管理經驗,全面提高相關專業人員的認知、實踐和學術水平。
上海市抗癌協會理事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陳震教授表示:“血管通路是腫瘤患者全病程管理中重要的一環,期待先進技術的引入進一步提升血管通路精細化護理水平,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同時輻射帶動周邊醫療機構專科發展。上海市抗癌協會高度歡迎該項目的落地,將積極合作、服務好、支撐好護理團隊,推動血管通路護理水平進步,同時依托該平臺將先進技術及規范進行更好的推廣。”
BD大中華區藥物輸注解決方案業務副總裁呂雯表示:“持續改善患者生命質量是整個醫療系統矢志不渝的心愿與目標。BD(中國)秉持引領世界健康的精神,植根中國,服務中國,二十年如一日深耕血管通路學科領域的臨床培訓與教育工作,持續引入國際先進技術、產品與理念,助力中國在血管通路領域的人才培養及醫療質量提升。未來,BD(中國)將持續攜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市抗癌協會等各方力量,推動血管通路專科發展,助力‘健康中國2030’宏偉目標的實現。”
免責聲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來自媒體轉載或由企業自行提供,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果以上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布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中國企業新聞網:020-34333079 郵箱:cenn_gd@126.com 我們將在24小時內審核并處理。
相關網文
一周新聞資訊點擊排行